在过去的两个月,密如骤雨的大火,多次从天而降,将十几座和大齐为敌的城邦烧成灰尽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那些主动投降、缴纳“赎城金”——通常是一百万两白银或者等价粮食——的藩国,齐军也会网开一面,破例接纳他们的投降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萨摩藩、肥前等藩俘虏已经严重过甚,福建等地厂矿已经安排满了人,所以,其他各藩俘虏,只能送往他处,派作其他用途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所谓,倭是帝国一块砖,哪里需要往哪儿搬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于后面这些投降倭寇的最终命运,根据史料记载,具体是这样的:

        投降的浪人武士会被用船打包,分批送往朝鲜、琉球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那里,各兵团实习医官们,将对俘虏进行充分的“王道教化”——包括但不限于对其进行去势、节··肢等野兽派外科手术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手术中幸存下来的俘虏,需要继续学习大齐官话,在考试合格后,可获得进入南京皇宫服务的机会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考便的公公,余生主要从事刷马桶、浆洗衣物等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那些接受王道教化、考编上岸后,仍对大齐怀有敌意的人,最后会被送往各地工坊,用于新武器装备的威力测试试验。

        总之,所有倭寇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