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从各国的元首到普通公民,都普遍认为火星任务应该没什么技术难关,火星就是比月球远一点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部分科学家也认为,现在人类的科技足以把人类送上火星。

        总觉得,都能把卫星和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了,送个把人过去又有什么难的?

        当核聚变技术卡住飞船的设计工作后,人们才想到,登月计划所用的动力系统是液态燃料火箭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火箭的理论早在1903年,就由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进和应用,到阿波罗计划实施的时候,这门技术已经很成熟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核聚变技术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新技术,要像蒸汽机或内燃机一样,经过实践地摸索,一步步进行改进,很难发生一蹴而就的技术革新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使用传统的液态燃料火箭的话,火星飞船所携带的燃料实在太多,这类动力系统,只适用于近距离的航天行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登月计划,该计划在太空中只需要三次加速,一次是脱离地球轨道去往月球的加速,一次是进入月球轨道的加速,最后一次是脱离月球轨道的返航加速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第一次加速,其他两次都不需要太多的燃料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火星任务在太空中却需要六次加速,驶往火星加速一次,在行驶途中加速一次,到达火星时加速一次进入火星轨道,可能还要进行相应的减速。

        返回时脱离火星轨道加速一次,返回途中加速一次,必要的话还要在泊入地球轨道的时候加速一次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